哈工大因何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发布时间: 2020-10-08  



微信图片_20201008091744.jpg



编者按:


      一世纪规格功夫,新百年世界一流。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迎来建校百年之际,校本部党委宣传部(全媒体中心)联合相关单位共同拍摄了《功筑百年》纪录片,旨在全景展现学校所走过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学校的办学传统、取得的办学成就。纪录片共三集,分别是《工程师的摇篮》、《与太空为伴的日子》、《迈向世界一流》

      今天将为大家带来的是第一集,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回溯那段充满沧桑的岁月,探寻“工程师的摇篮”背后的故事。








经过半年多的翻修

2020年初夏
哈工大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
这里的陈列
记录下一所学校不平凡的百年
 


微信图片_20201008091759 (2).gif


1920年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
哈工大的前身——
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应运而生
开启了这所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的
高等学府长达百年的厚重历史
 
当时学校开设
铁路建筑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科
首次招收本科学生103人

 培育工程师的每一步
从那时起就极其严格
毕业生经过考试委员会答辩合格
才能授予工程师称号

从1920年到1938年末
这所学校共培养毕业生1267人
其中中国学生382人
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
以工程师或技术专家的身份
在经济、科学技术研究及教育事业中做着贡献

 

微信图片_20201008091802 (2).gif






1950年6月7日
一份电波传到东北
心怀赤诚的哈工大终于回到母亲怀抱
当时中国大地百废待兴
国家急需工业人才
哈工大肩负起“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
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的艰巨任务


当时的新中国
一大批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
通过“速成班”短期培训送进大学
很多人考试不及格
眼看着他们面临退学
有人提出:应该降低考核标准
却遭到时任校长李昌的反对
他认为:标准绝不能降
相反培养工程师必须“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简单的两句话成为教学的准则


1954年

哈工大进入国家首批
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


那个时期

哈工大教学的重担全部落在800多位
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八百壮士”肩上
他们白天学习、晚上讲课
翻译和编写教材

全力以赴培养工程师


微信图片_20201008091806 (2).gif


从教学到科研

白手起家
这批哈工大“八百壮士”
先后创办了24个新专业
一些新兴学科甚至是全国高等教育界首创
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等专业
为主的教学体系基本建成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解了“燃眉之急”

 

1953年

《解放日报》头版登了一篇报道

标题是《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哈工大》
吸引了很多学子慕名报考哈工大
 
基于严格的工程师训练
一批“中国第一”
在哈工大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相继诞生
这些创新创造
填补着国家工业化的科技空白
 
在哈工大博物馆
有一本手写如印刷体、被改成教材的笔记
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作者是我国第一代核武器型号总设计师俞大光
他的《电工基础》课把关太严
学生几乎都不可能一次考过
所以学生背地里叫他“铁将军”
 
凭借这样“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铁律
哈工大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
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
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分配到岗位后很快能适应工作要求
当时的哈尔滨电机厂、鞍钢、一汽等
各大工厂都活跃着哈工大毕业生的身影
成为“国之重器”的铸造者
“工程师的摇篮”的名号因此享誉全国




 
1978年3月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这一年
610万人走进刚恢复第二年的
全国高考考场
一大批热血青年怀揣着成为工程师的梦想
为哈工大注入生命力
 
进入到新时代
“工程师精神”也在与时俱进
每年毕业季
一批批优秀学子走进航天、国防领域
用青春守候誓言
在“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提出50多年后
2008年被正式确定为校训
镌刻在校友捐赠的校训石上
见证着哈工大人的传承之路

如今的哈工大
仍肩负着为我国多领域培养人才的重任
精益求精的工程师精神
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交融共生
更像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哈工大人
向着真理奋进


哈工大(威海)招生新媒体中心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作者: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