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工程

 发布时间: 2020-04-02  

非改革省份科类要求:理工

改革省份选科要求:

3+3模式: 物理+化学、3+1+2模式: 物理+化学


软科评级:B+


一句话介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打造海洋强国,加强国防建设。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怎么样?

专业剖析: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国防建设基础专业,属于工学中的海洋工程类是研究各类船舶的设计、性能、结构、建造等的学科,主要培养从事船舶设计、研究、试验等方面的领军型工程技术人才。其研究对象不单单只是船舶,还包括各种海上运载器,如海上移动固定建筑结构、水面船舶、水下潜水器、水面浮台等等。《中国制造2025》为“造船强国”做出新注解,“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被归为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之一。在本科就业排行中是名副其实的高就业率专业。不论你想要投身科研还是实业报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都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专业方向介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的水动力方向和结构力学方向,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总体设计、螺旋桨设计、生产设计、水下机器人设计等。除此之外,本校还有一系列的特色研究方向,包括与能源相关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方向,与材料相关的海洋先进材料研究方向,与信息相关的海洋平台网络与水下航行器编队研究方向,与土木相关的近海结构物防腐防灾研究方向,与机械制造数字化相关的船舶数字化研究方法,与动力工程相关的船舶轮机原理研究方向,等等。

专业比较优势: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一个国际化的专业,拥有外籍教授为学院院长指导学科发展。专业教师国际化率达60%,另有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学院,与多个国家的船舶专业建立联合培养关系,并有多位外籍兼职教师定期做全英文授课教学。专业结构合理,可扩展性强,参照国内外著名高校培养方案,修订了本专业培养方案,对必修课程进行了多次论证,并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了一系列的选修课程。教师年轻化、创新能力强,年轻教师占比达70%。实践环节丰富,除通常设立的各类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外,本专业开设了一系列的个性化实践课程,如大一年度项目计划、海洋航行器创新设计、海洋航行器制作、船艇美学设计、ANSYS流体仿真、海洋航行器设计软件等课程。工程技术以及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毕业生奠定了广阔的职业发展路径。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

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包括:工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与决策、船舶结构力学、流体力学、轮机热工基础、海洋平台基础、船舶设计原理、船舶静力学、阻力与推进、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船体结构与制图以及船舶工程综合实验等。

另外,专业设置了丰富的选修课模块,包括:

先进设计制造模块:船舶建造工艺、造船生产设计、船舶规范设计、船舶数字化制造技术、船舶CAD/CAM技术、深潜器工程概论、潜艇设计、高速艇设计等。

结构及可靠性模块:船舶工程材料、复合材料船艇结构力学、船舶制造工艺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有限元分析、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可靠性、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屈曲分析、船体振动、船舶噪声、海洋环境载荷等。

水声工程模块:船舶通导、振动与声基础、海洋声传播与声信道概论、通信原理概述、水动力噪声、推进器水动力性能数值计算等。

轮机工程模块:船舶主机、船舶辅机、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动力装置测试技术、船舶电气设备、轮机自动化等。

海洋可持续能源模块:海洋管道工程、海浪理论、海洋新能源技术与装备前沿问题、ANSYS流动仿真、海洋机器人技术、海洋运载器运动控制与建模、机器学习及其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等。

 

学习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由于船舶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对全局的把握,对细节也有很高的要求,并且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是对实际工程能力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因此,可以对学生所需要的特质归纳为以下四点:着眼全局、关注细节、知识全面、勇于实践。


学习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1)如何将学到的数理方法应用到船舶相关理论中来;

2)如何将学到的力学理论应用到设计问题中来;

3)如何将学到的船舶相关原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来。

 

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哪些问题是通过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人才来解决的?

1)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船舶设计院);

2)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相关研究(船舶科研院所);

3)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生产(船厂);

4)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设计、制造、采购(船舶配套设备厂、船厂)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毕业后可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造修船、船舶航运、船舶贸易与经营等行业领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单位包括科研单位、港口建设单位、航运、造修船以及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等企业;岗位多以结构工程师、船舶结构工程师、销售代表等为主。船舶专业近三年的升学读研比例40%以上,出国比例8%10%

本科生就业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大型企业与科研院所,以及与船海工程相关的其他企事业单位。

境外深造院校: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挪威科技大学、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等。

 

社会上是否存在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理解误区?

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船舶毕业就是去船厂。不尽然,船舶是综合学科,很多领域都需要船舶专业,包括科研院所、船舶装备相关企业等。

2)认为轮机专业就是跑船。轮机专业分海上轮机和陆地轮机,海上轮机即学习船舶驾驶相关知识,陆地轮机是学习轮机相关设备原理知识。

3)认为船舶专业不景气。首先,造船受船舶航运的影响,船舶航运受国际金融局势的影响,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影响所有行业,并不单独影响造船业。其次,船舶专业人才面向大系统设计,需要实践经验成长,刚就业时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如热门专业,造成船舶专业不景气的假象;但积累行业经验35年后能得到相当大的提升,前景非常好。再者,中国正大迈步走在海洋强国之路,必然需求大量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专业人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培养优势是什么?

1)教师年轻化,创新能力强。年轻教师占比达70%

2)专业结构合理,可扩展性强。参照国内外著名高校培养方案,修订了本专业培养方案,对必修课程进行了多次论证,并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了一系列的选修课程;

3)实践环节丰富。除通常设立的各类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外,本专业开设了一系列的个性化实践课程,如大一年度项目计划、海洋航行器创新设计、海洋航行器制作、船艇美学设计、Ansys流动仿真、海洋航行器设计软件等课程。

4)便利的出国深造条件。目前,专业教师国际化率达60%。另有海洋科学与工程国际学院,与多个国家的船舶专业建立联合培养关系。